2021届人教版高考化学实验方案的设

专题: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一、选择题

1、做下列有机实验时,操作正确的是()

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甲醛:在盛有2mL10%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0.5mL,混合均匀,滴入待检液后煮沸

B.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先加入苯,再加浓硫酸,最后滴入浓硝酸

C.制取溴苯:将铁屑、溴水和苯混合后共热

D.提取溶解在水中的碘: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取出有机层再分离

D

A错误,利用新制氢氧化铜检验醛基必须在碱性介质中进行,所以应该是0.5mL10%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B错误,实验室制取硝基苯应先配制混酸,即先加入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最后滴入苯;C错误,制取溴苯不能使用溴水,而应用液溴且反应不需要加热;D正确。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AB.BC.CD.D

A.氯气与NaBr反应生成溴,溴易溶于苯;

B.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或硫酸钙;

C.溴水中通入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前者水解显碱性,后者电离显酸性。

A。

3、以下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项,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项,直接蒸发Al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AlCl3溶液,铝离子发生水解,最终得到的是Al(OH)3,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项,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的方法是将粗品水溶,趁热过滤,滤液冷却结晶即可;D项,NaBr和NaI都能与氯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单质,再用四氯化碳萃取,有机层颜色不同,能达到实验目的。

D

4、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得的CO2气体,从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

7、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结论一致的是(   )

答案 DA项,该钾盐也可能是KHCO3,错误;B项,FeCl2水解产生Fe(OH)2,Fe(OH)2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Fe(OH)3,所以将FeCl2溶液加热蒸干不能制备FeCl2晶体,错误;C项,未加NaOH溶液消耗过量的硫酸,稀硫酸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不能说明蔗糖水解的产物没有还原性,错误;D项,常温下,溶度积:Fe(OH)3Mg(OH)2,向含有少量FeCl3的MgCl2溶液中加入足量Mg(OH)2粉末,搅拌一段时间后,FeCl3转化为Fe(OH)3,过滤除去Fe(OH)3,即可除去Mg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正确。

8、在化学分析实验中,常常用到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下列属于氧化还原滴定的是()

A.用标准盐酸滴定NaOH溶液

B.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FeSO4溶液

C.用标准KSCN溶液滴定FeCl3溶液

D.用标准AgNO3溶液滴定NaCl溶液

解析:A项属于酸碱中和滴定;B项属于氧化还原滴定;C项中SCN-与Fe3+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红色溶液,滴定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属于沉淀滴定。

答案:B

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解析:将过量的Fe粉加入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Fe2+,滴入KSCN溶液不会出现红色,A项错误;AgI的溶解度远小于AgCl的溶解度,B项错误;Al在稀的硝酸中不发生钝化,C项错误。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亚硝酸钠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现以木炭、浓硝酸、水和铜为原料生成的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6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