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过化学的人应该都听过高锰酸钾,它无论是在化学界还是医学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高锰酸钾溶液是具有碱性和强氧化性的药物,可以用来消毒,主要作用是对细菌和病毒进行消灭。既然说到了我们通常所用的都是高锰酸钾溶液,那也就意味着高锰酸钾是可溶于水的固体,较浓的高锰酸钾溶液呈现紫红色,较稀的高锰酸钾溶液呈现浅红色或者粉色。
高锰酸钾为什么可以溶于水,我们从盐的普遍溶解规律和溶解原理两个角度来分析。
01盐的溶解规律
在高中阶段,我们都给学生总结过盐的普遍溶解规律,有七种盐是普遍可以溶于水的,分别是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碳酸氢盐、醋酸盐和磷酸二氢盐。高锰酸钾属于钾盐,因此它是可溶于水的。
02相似相溶原理
很多人听过相似相溶原理,它详细表述为:若溶质微粒和溶剂微粒间相互作用和原先溶质微粒间、溶剂微粒间作用相近,则溶解的就会较多。简单说就是极性相似的溶质和溶剂两者互溶性较大。
相似相溶实验具体可以理解为:
1.极性溶剂(如水,乙醇)易溶解极性物质(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中的极性物质如强酸等),高锰酸钾本身属于离子晶体,所以它在强极性溶剂水中是易溶的。
2.非极性溶剂(如苯、汽油等)能溶解非极性物质(大多数有机物、溴单质、碘单质等)。比如说固体碘在水中是微溶的,在苯中却是易溶的;而高锰酸钾在水中易溶,但是在苯中却是难溶的。
3.含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互溶,如水中含羟基(—OH)能溶解含有羟基的醇、酚、羧酸等有机物。比如乙醇和乙酸在水中都是能够以任意比例互溶的。
因此,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从盐的普遍溶解规律还是从溶解的一般原理来看,高锰酸钾都是可以溶于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