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实践中的消毒剂种类及如何科学选择消毒

消毒剂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最常用药物之一,用于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在水产养殖中,为了控制各种传染性疾病,通常需要对养殖水体、动物苗种、饲料等进行消毒处理,以消灭各种有害微生物,为水产养殖动物营造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

一、消毒剂的种类

1.1卤素羮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主要是指溶于水中能产生次氯酸的一大类消毒剂,目前常用的含氯消毒剂主要有次氯酸钠、漂白粉、二氯化氯、氯肢-T、三氯异氰尿酸、三氯异氰尿酸钠、氯溴三聚昇氰酸等。该类消毒剂主要通过在水中形成次氯酸作用于菌体蛋白质,破坏其礒酸脱氢酶或与蛋白质发生氯化反应,致使细菌死亡。次氯酸分解形成新生态氧,将菌体蛋白氧化或氯直接作用于菌体蛋白,形成氮-氯复合物,干扰细胞代射,引起细菌死亡。含氯类消毒剂目前在水声上应用最多,市场巨大,其中二氯化氯更被人们推崇为绿色消毒剂,它高效广谱,对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均有杀灭作用。是一般氯制剂杀灭能力的2-6倍,它作用水体后不生成有害物质(卤代有机物),机体不易产生抗药性,无残留,是一种绿色环保消毒剂,随着近年来ニ氯化氯价格的下降,其生产上的立用越来越普遍。

含溴消毒剂

近年来,溴类杀菌消毒剂逐歩兴起,已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其典型代表物为溴氯海因、二溴海因和最新研制出的富溴。该系列消毒剂主要通过在水中形成次溴酸,降低微生物的表面张力,破坏有机物保护膜,促进卤素与病原菌蛋白质分子的亲和力,提高杀菌活性。与传统的氯制剂相比,该类消毒剂具有杀菌效力更高、广谱、药效更持久、不易挥发、对金属腐蚀性小等优点。

含碘消毒剂

水产上常用碘、碘伏和聚乙烯酮碘(PVP-I)。碘可氧化病原体胞浆蛋白的活性基团,并能与蛋白质结合,使巯基化合物、肱、蛋白质、酶、脂质等氧化或碘化,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该类消毒剂亦为广谱消毒剂,对大部分细菌、真菌和病毒均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1.2酚、醛、醇类消毒剂

酚类如来芬儿、苯酚、复合酚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或使一些氧化酶等失去活性,对细菌、真菌和大部分病素养有效,对芽孢无效。

醇类乙醇、异丙醇等可使菌体蛋白变性,干扰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主要对细菌有效。

醛类甲醛、成二醛等能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结合,蛋白质变性,酶失活,对细菌、芽孢、病毒、寄生虫、藻类、真菌均有杀灭作用,其中戊二醛具有广谱、高效、速效、低毒等特点,水产上已逐渐开始使用,开发前景巨大。

1.3酸、碱类消毒剂

酸类柠檬酸、醋酸、乳酸、甲酸、过氧乙酸可使菌体蛋白变性、沉淀或溶解,对多种细菌、真菌等均有杀灭效果。醋酸有杀虫和水质改良的功能;过氧乙酸杀菌效果好,分解产物安全,对环境无不良影响。

碱类常用的有氧化钙(生石灰)、氢氧化铵溶液(氨水)。氧化钙与水混合生成氢氧化钙,并释放大量热,能快速溶解细菌蛋白质膜,使其丧失活力,从而杀死池中的病原体和残留于池中的敌害生物。由于价格低廉,大量用于清塘和疾病预防。

盐类常用的包括氯化钠、碳酸氢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硫酸亚铁、硼砂等。氯化钠的水溶液可作为高渗剂,通过药浴改变病原体的渗透压,使细胞内液平衡失调,常用于防治细菌、真菌或寄生虫病;硫酸氢钠与食盐合用,常用于防治水霉病;EDTA是广谱的金属络合剂,在水产上常用作软水剂。

1.4重金属盐类

高锰酸钾、硫酸铜、汞盐、银盐等能与细菌蛋白质结合,产生蛋白盐沉淀,主要对细菌与真菌有效,对芽孢、病毒效力差。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通过氧化细菌体内活性基团而发挥杀菌作用,常用于池塘消毒,鱼种消毒及其它水生动物体的消毒。最近,人们又研究开发了高铁酸钾、高铁酸锶、高铁酸钡等高铁酸盐类消毒剂,比高锰酸钾氧化活性,杀菌力更强,被称为是一类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水产消毒剂。

1.5季铵盐类消毒剂

新洁尔灭、洗必泰、度米芬、消毒净、百毒杀等。分子结构中的疏水基团可渗入细菌胞浆膜和蛋白质层,使细菌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导致菌体内的酶、辅酶和代谢产物外漏,妨碍细菌的呼吸及糖酵解过程,并使细菌蛋白变性,具有杀菌浓度低,毒性和刺激性低,无腐蚀和漂白作用,水溶性好,性质稳定等优点,其在低浓度下抑菌,高浓度时杀灭大多数细菌繁殖体和部分病素养,但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芽孢和大部分病毒的杀灭效果较差。

1.6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过氧化钙、臭氧等。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与有机物相遇时放出新生态氧,氧化细菌体内的活性基团。这类消毒剂杀菌能力强,易溶于水,在水中分解产生氧,亦可作为增氧剂,是近年来人们公认的无公害消毒剂。

1.7染料类消毒剂

亚甲基蓝、吖啶类等可与菌体蛋白的羧基或氨基结合而影响菌体代谢。亚甲基蓝除用于杀菌、消毒外,还可用于一些原虫病(如小瓜虫病)的治疗,是被美国FDA通过的药品之一。

1.8中草药类消毒剂

利用中草药消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中草药以其效果好,价格低廉,资源丰富,毒,副作用低等优点逐渐进入了水产消毒药市场。常用的有大蒜烟草大黄、乌柏、苦楝五倍子、大黄、枫树叶、辣蓼、樟树叶、车前草、地锦草、菖蒲、桉树叶等。

二、消毒剂的选择

近年来,市面上消毒剂种类繁多,每一种消毒剂都有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如何根据池塘的水体特征和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来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呢?在养殖实践中,有经验的鱼塘塘主们常常根据不同种类的鱼,生活在不同的水层,针对不同的水层消毒选择不同种类的消毒剂。

上层水体

生活在上层水体的鱼类:主要是花白鲢、餐条鱼、鲢鱼等,多食用水藻、水生昆虫、浮游生物。

适用于上层水体的消毒剂有:苯扎溴铵溶液、二氧化氯粉剂、强氯精等。

上层水体消毒剂以苯扎溴铵为主,属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密度小于水,耐光、耐热、不易挥发,可以长期保存,主要作用于上层水面,对水面10-20cm的水体能起到很好的消毒杀菌作用,市面上常见的苯扎溴铵溶液含量有20%、45%,对于水体细菌的杀灭率可达到98%,也可以辅助治疗出血病、烂鳃、腐皮、肠炎、腹水、疖疮等细菌性疾病。

苯扎溴铵也是养殖户使用最多的消毒剂之一,不仅仅用在花白鲢上,对草鱼、鲫鱼等的消毒杀菌效果也非常好,主要用法是高浓度的“药浴”:在开启投料机前半个小时,将苯扎溴铵溶液泼洒在投料机区域,利用苯扎溴铵密比水小,作用于上层水面的特点,使投料区域形成一个“药浴”环境,当鱼吃食时,对鱼体表进行浸泡式的消毒。

二氧化氯粉剂、强氯精也适用于鱼塘上层水体的消毒,但二者杀藻力强,容易导致藻类大量死亡引起水体溶氧不足。另外,强氯精毒性较强,使用后需要解毒,否则容易导致花白鲢中毒。

中层水体

生活在中层水体的鱼类:鳙鱼、鳊鱼、草鱼、叉尾鮰等绝大部分养殖品种都生活在水体中层,以食用水中植物为主。

适用于中层水体的消毒剂:戊二醛溶液、50%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二者的特点是能够完全溶解于水,且作用范围也非常广。

戊二醛溶液,淡黄色液体,有刺激性臭味,可以任意比例与水相溶,扩散并作用于水体的中上层,国标的含量有5%,10%,15%,20%,建议选用高含量产品,戊二醛常和苯扎溴铵合用,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戊二醛溶液通常在拉网后使用,对受伤的鱼体进行消毒,有效减少死鱼;戊二醛还可和水杨酸合用,减少体表受伤的鱼感染水霉病。

50%含量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粉剂,也适用于中层水体的消毒杀菌,可抑制多种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弧菌、真菌、霉菌、大肠杆菌等;同时可以解毒,防止氯残留超标和抗生素残留超标。

然而市面上的过硫酸氢钾复合盐鱼龙混杂、真假难辨,购买需谨慎,网上流行的pH值测试和食盐水的检测方法其实都存在一定的不科学性。

底层水体

生活在水体底层的鱼类有鲤鱼、鲫鱼、乌鱼、鲶鱼等,这些鱼多是杂食性或者偏肉食性。

适用于底层水体的消毒剂:聚维酮碘、蛋氨酸碘、颗粒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

底层水体消毒聚维酮碘是首选,因为其具有刺激性小,密度比水大,易沉于水底的特点。知道了聚维酮碘的这个特点,对于其用于花白鲢消毒没有效果的现象就很容易理解了。此外,聚维酮碘可以附着在鱼的体表上,促进伤口的愈合,辅助治疗鱼的溃疡病。聚维酮碘的不足之处就是其遇光易挥发,需要避光保存,因此市面上碘制剂的包装瓶都是深色的。

蛋氨酸碘和聚维酮碘都是适用于下层水体消菌杀毒的碘制剂,只是载体不一样。聚维酮碘的载体是聚维酮,而蛋氨酸碘的载体是蛋氨酸。蛋氨酸碘价格更高,用处更多,除了常规消毒杀菌外,蛋氨酸碘优势很大:稳定性更好,可以长时间含量不变;渗透性极强,内服和外用治疗鲫鱼的孢子虫病有很好的效果;几乎没有刺激性,对虾苗可以用;安全范围广泛,养殖品种都可以。

底层水体消毒剂还可以选用颗粒型过硫酸氢钾复合盐,效果也非常不错,但同样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购买时需谨慎。

混养的鱼塘,建议作用于不同水层的消毒剂轮翻使用,对不同的水层均可以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有效减少鱼病的发生。

当然,在选择消毒剂时,除了考虑养殖品种的生活习性、作用水体层次,还需要在合法的前提下,选用安全、环保、有效、无残留的产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1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