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风向标以教材演示实验为载体进行

以教材演示实验为载体,考查基本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注意事项、实验现象、尾气处理、产品的分离提纯等知识要点,这充分体现了高考试题依据大纲,回归教材,让考生充分明白高考试题始终源于教材,但又高于教材;贴近教材,但又不同于教材.这种高考试题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基础性考查要求,既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又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应变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课本、注重基础,又要善于思考、联想和创新.

例3(年全国卷Ⅰ第9题)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

图1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若关闭K时向烧瓶中加注液体,会使烧瓶中气体压强增大,苯和溴的混合液不能顺利流下.加入苯和液溴的混合物之前应先打开止水夹K,连通反应装置a和尾气吸收装置bc,可以平衡气压,便于苯和溴的混合液顺利从分液漏斗中流下,选项A说法正确;装置b中四氯化碳的作用是吸收挥发出来的苯和溴蒸气,溴单质溶于四氯化碳使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选项B说法正确;HBr为强酸性气体,性质与HCl相似,装置c中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够吸收反应生成的溴化氢气体,发生的反应为

Na2CO3+HBr=NaHCO3+NaBr,选项C说法正确;反应后得到粗溴苯,先向粗溴苯中加入蒸馏水水洗(除去易溶于水的FeBr3)、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再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洗涤(2NaOH+Br2=NaBr+NaBrO+H2O),除去其中溶解的溴,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再水洗(除去残留的易溶于水的NaOH、NaBr、NaBrO)、振荡、静置,分层后分液;然后向有机层中加入适当的干燥剂除水;最后蒸馏分离出沸点较低的苯,可得到溴苯,不能用结晶法提纯溴苯,答案为D、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侧重对考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操作要点,结合物质的性质综合考虑分析是解答关键.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16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