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据经济观察网报道,从多个业内信源获悉,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专家组组长章明于近期接受有关部门调查。
章明作为我国药品与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领域的重要人物,曾担任上海市医药集中招标采购事务管理所所长,深度参与了国内集采制度从地方探索、“4+7”城市试点到常态化开展的全过程。一位接近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专家组的人士表示,今年3月,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专家组召开了会议,章明出席了这次会议。
据了解,国家医保局价格招采专家组的主要职责包括:为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咨询、论证意见,对相关政策实施提供操作指导意见;研究跟踪分析国(境)外药品、医用耗材价格政策及集中采购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借鉴国际经验制定实施相关政策提出意见建议;评估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实施推进及政策效果;培训和解读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承担国家医疗保障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4月17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发布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简称“联采办”)的《关于约谈国家组织药品集采部分价格异常品种投标企业的公告》,公告指出,近期,有群众举报溴己新注射剂、奥曲肽注射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剂型4个品种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存在投标价格异常情形。联采办高度重视该举报线索,定于4月18日至19日对上述4个品种的所有投标企业进行约谈,请相关企业予以配合。
回顾我国药品集采历程,自年启动"4+7"试点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以来,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完成九批次的工作。此次被点名的四款注射剂产品分布于第七、八、九批集采中,按中标企业统计,共牵涉28家企业。若计入参与投标但未能中选的企业,预计涉及企业总数将超过40家。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智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