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笔记丨分子标记技术AFLP的步骤详解

AFLP是通过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不同长度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DNA分子标记技术。AFLP技术主要特点:分析所需DNA量少,仅需0.5g;可重复性好;多态性强;分辨率高;不需要Southern杂交;样品适用性广;稳定的遗传性。在技术特点上,AFLP实际上是RAPD和RFLP相结合的一种产物。它既克服了RFLP技术复杂、有放射性危害和RAPD稳定性差,标记呈现隐性遗传的缺点,同时又兼有二者之长。近几年来,人们不断将这一技术完善、发展,使得AFLP迅速成为迄今为止最有效的分子。

AFLP原理

AFLP也是通过限制性内切酶片段的不同长度检测DNA多态性的一种DNA分子标记技术。但AFLP是通过PCR反应先把酶切片段扩增,然后把扩增的酶切片段在高分辨率的顺序分析胶上进行电泳,多态性即以扩增片段的长度不同被检测出来。实验中酶切片段首先与含有与其共同粘末端的人工接头连接,连接后的粘末端顺序和接头顺序就作为以后PCR反应的引物结合位点。实验中,根据需要通过选择在末端上分别填加了1~3个选择性核苷的不同引物,可以达到选择性扩增的目的。这些选择性核苷酸使得引物能选择性地识别具有特异配对顺序的内切酶片段,进行结合,导致特异性扩增。

实验试剂

Taq酶、EcoRI/MseIEcoRI/MseI接头、E+A引物M+C引物、T4DNALigaseE和M引物、琼脂、过硫酸胺、丙烯酰胺、尿素、硝酸银、甲酰胺、dNTPs、二甲苯青、冰醋酸、玻璃硅烷、50bpMark。

操作步骤

(一)基因组DNA提取和纯化

参考DNA实验方法

DNA的纯化:用0.8%琼脂糖凝胶(含EB0.5μg/ml)电泳检测片段大小,取出其中的1/3已提取的基因组DNA进行纯化,首先用TE缓冲液补满至总体积50ul,再等体积苯酚/氯仿/异戊醇(25:24:1)、氯仿/异戊醇(24∶1)各抽提一次,离心吸上清液于Eppendorf管中,加入1/10体积的NaAC和二倍体积预冷的无水乙醇,-20℃放置2h以上,g离心10min,用70%的乙醇漂洗DNA沉淀2次,风干后溶于30μlTE缓冲液中,UV-PC(岛津)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A、A值并定量,再用0.8%琼脂糖凝胶(含EB0.5μg/ml)电泳检测片段大小。

注:0.1-0.2g组织可用ul溶液E溶,0.5g组织,溶液E可增加至ul,此时DNA浓度大约为ng/ul。

(二)限制性酶切及连接

在0.2ml离心管中加入:模板量约为ng,2.5μl10×酶切缓冲液,2.5μl10×T4DNA连接酶切缓冲液,5UEcoRⅠ,5UMseⅠ,2UT4连接酶,50pmolMseⅠ接头,双蒸水补至25μl。用PE公司PCR扩增仪设定37℃过夜反应后,于65℃20min灭酶活,-20℃保存,作为预扩增模板。

(三)预扩增

取3μl酶切连接产物,加入75ngE+A,75ngM+C引物,15mmol/LMg2+,25mmol/LdNTPs,1UTag酶,3μl10×PCR缓冲液,加双蒸水补至30μl。反应参数为:94℃90s;94℃30s,56℃1min,72℃1min,30循环;72℃10min(PE公司PCR仪)。反应结束后,用0.8%琼脂糖凝胶(含EB0.5μg/ml)电泳检测扩增产物,取3μl产物释稀50倍,用作选择性扩增模板。

(四)选择性PCR扩增

取释稀后的产物3μl,加入EcoRⅠ选择性引物、MseⅠ选择性引物各75ng,15mmol/LMg2+,25mmol/LdNTPs,1UTag酶,3μl10×PCR缓冲液,加双蒸水补至30μl。反应参数为:94℃90s;94℃30s,65℃1min,72℃1min,13循环(每循环降0.7℃);94℃30s,56℃1min,72℃1min,25循环;72℃5min(PE公司PCR仪),先用0.8%琼脂糖凝胶(含EB0.5μg/ml)电泳检测先择性扩增产物。

(五)凝胶电泳

扩增产物用6%变性聚丙烯酰胺胶(厚度0.5mm)和1×TBE电泳缓冲液电泳分离(BIO-RAD公司测序电泳仪)。拔出梳子,W恒功率预电泳30分钟,温度达到47~49℃。务必使每个孔清洗出尿素。选择性扩增产物中加入等体积上样缓冲液(98%甲酰胺,10mmol/LEDTA,0.25%二甲苯青,0.25%溴酚蓝)94℃变性5min(PE公司PCR仪),结束后迅速置于冰上直到点样。每个泳道加样8μl。一开始用W恒功率电泳约2分钟,使样品迅速集中到孔底部,再调到60W恒功率电泳,温度保持在43℃左右,至二甲苯青FF至玻璃板2/3处,结束电泳。

(六)银染

固定液:取ml冰醋酸到ml去离子水或双蒸水中。染色液:1gAgNO3,1.5ml37%甲醛,加去离子水至1L。显色液:30gNa2CO3,1.5ml37%甲醛,2mg硫代硫酸钠,加去离子水至1L。

1、电泳完毕后,将粘有凝胶的玻璃板置入用于银染的塑料盘中。

2、固定:加入固定液,在摇床上轻微震荡30min。固定结束后,固定液保留。

3、加入去离子水漂洗3次,每次2min。

4、染色:将凝胶放入染色盘中,倒入染色液(4℃),在摇床上轻微震荡30min。用去离子水漂洗凝胶10秒钟后,置入显色盘中。

5、显色:加入显色液(4℃),在摇床上轻微震荡直至条带数不再增加为止。

6、终止:加入b步骤用后的固定液,来回漂几分钟。达到最好效果后,用蒸馏水漂洗几分钟。

7、去除凝胶和玻璃板上的水珠后,放在白光灯箱上用Nikon数码相机拍照。

下期,我们将介绍现在分子标记的热门技术---SSR~~

往期推荐

ChIP-seq数据分析实战(4月18日-4月22日)

转录组分析实操与数据可视化精细挖掘(版)

实验笔记丨流式细胞仪样品制备的步骤详解和注意事项

实验笔记丨荧光原位杂交实验(FISH)步骤详解和注意事项

实验笔记丨NorthernBlot步骤详解和注意事项

实验笔记丨SouthernBlot步骤详解和注意事项

实验笔记丨重组质粒的连接、转化及筛选

2D电泳超详细的protocol,非常的哇塞!

不能更详细!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方法

R包的一些常见应用:绘制通路热图、GO分析图,基因组共线性图等

如果您想加入我们的科研交流群请扫码添加小编,记得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1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