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s://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从苍茫宇宙回望,地球是一颗蔚蓝色星球,海洋占地球表面积达7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强盛。
潍坊发展的空间在哪?潍坊有海,未来发展的空间在海,未来的希望必然在海!
在省“海洋经济增长率”“现代海洋产业‘双招双引’到位资金及增长率”两项考核指标中,潍坊海洋经济增长率考核得满分20分;现代海洋产业“双招双引”到位资金24.93亿元,居全省第4,增长率居全省第2。
图为潍坊港一角。记者王晓光摄
这是年潍坊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份喜人“账单”。这份“账单”,饱含潍坊人搏击海洋的汗水,更让潍坊人看到了逐梦海洋的希望。
面朝大海,未来可期!
认识海洋:
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
海洋是资源富集的“聚宝盆”和新兴产业的“策源地”,是尚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宝库。
向海洋要空间、要资源、要效益是大势所趋。
相关资料显示: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亿元,比上年增长6.7%,海洋生产总值从年到年平均翻一番,海洋经济“引擎”作用不断凸显。
面对海洋的强大诱惑,国内沿海省市纷纷围绕进军海洋做文章,我省也把海洋强省作为八大战略布局之一,青岛、烟台、日照等市都将海洋作为发展的着力点,青岛市发起的新旧动能转换“海洋攻势”,极大助推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沿海城市,潍坊有公里海岸线、平方公里海域和多平方公里的滨海平原,空间广阔,资源丰富,近年来港口、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有了长足发展,这是潍坊的基础优势所在。
但美中不足的是,长久以来许多潍坊人并未觉得自己居住在一座有“海”的城市,脑海也少有“海”的意识。
现实工作中,许多领导干部没有认真对待潍坊是沿海城市这个定位,在工作摆布、资源配置、体制机制和产业发展导向等方面,仍然存在“重陆轻海”的惯性思维……
这种意识是潍坊经略海洋的最大障碍!
“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提高经略海洋的意识,以更开阔的视野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经略海洋,把海洋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资源,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强市,为海洋强省建设作出潍坊贡献。”市委书记惠新安同志的讲话为我市经略海洋指明了方向。只有认识到海洋的意义,潍坊人才会思索海洋的发展。
经略海洋:
做好海洋开发这篇大文章
经略海洋是一篇大文章。潍坊在统筹推进海洋发展过程中,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重点做好“港口、产业、生态”三篇文章,海洋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产业发展方面。六大重点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一是以潍柴、豪迈、力创、康跃等为骨干的海洋动力装备产业集群,潍柴重机成为国内最大船舶动力供应商,力创电子突破了船舶双燃料发动机技术瓶颈,打破国外垄断。成功举办首届潍坊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多家企业参展参会,提升了我市海洋动力装备影响力。二是以山东海化、中化弘润、昌邑石化、海王化工等为龙头的海洋化工产业集群,原盐、两碱、溴素等产业体量大、产量占比较高。三是以新和成、富康、华辰等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总投资亿元的新和成产业园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海洋高端医药产业基地。四是以风筝冲浪、海上竞技、游艇观光、休闲垂钓、渔盐文化融合发展的海洋旅游新业态,年赴滨海旅游人数达到万人次,增长23.5%。五是以山东启然、山东夙沙、潍坊海赋等为重点的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产业,其中山东启然海水淡化处理有限公司10万吨/日海水淡化工程项目将于4月底开工建设,由中化工程集团和天津美天水环境科技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8.3亿元,建成投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万元。六是以龙威海洋牧场、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中心、红星育苗等为特色的海洋渔业,正在加快推进52亿元的海洋牧场与海上风电融合试验、4.6亿元的凡纳滨对虾遗传育种中心等项目。两年来,我市共有56个项目纳入海洋强省建设项目库,年完成投资60.3亿元。市委海洋办重点调度的个涉海项目,年完成投资.22亿元。
园区培育方面。青州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园、诸城海洋食品特色产业园、寿光羊口化工产业园、昌邑精细化工产业园、昌邑龙池海洋化工产业园、滨海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潍坊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共7个园区获批省级海洋特色产业园(全省共32个,我市与青岛获批数量并列第一)。年累计入驻企业个、在建项目99个、投产项目个,完成主营业务收入.8亿元。同时,正在加快高新区潍柴国际配套产业园、潍坊生物医药产业园、滨海海港经济区等一批园区建设。
港口建设方面。围绕港产城一体发展,加快潍坊港扩能升级。已建成生产性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深水泊位20个,综合通过能力万吨。年,潍坊港完成货物吞吐量万吨、增长17.7%,集装箱45.5万标箱、增长23%。目前,滨海区正委托专业机构开展港产城融合发展研究,组建潍坊滨海港口发展集团。疏港铁路建设和招商工作加快推进,3.5万吨级航道维护性疏浚已经动工。积极对接鲁辽两省交通主管部门,协调推进潍坊港客货滚装枢纽建设,加快推动潍旅航线审批。寿光市拟对寿光港、羊口港、顺河船务等涉港资产进行整合,正与省港口集团对接沟通。小清河复航工程潍坊段全面开工,6月底前完成航道疏浚。
科技创新方面。建成省级海洋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0家、科技兴海示范基地2个、海洋领域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家、院士工作站9家、技术创新联盟15家。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山东)中心项目,组织实施海洋生态修复示范工程;省海科院与中科院化学所共建潍坊化工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山东海事职业学院与爱尔兰国家海事学院合作共建的国际海洋工程培训中心建成试运行。
生态修复方面。创新海岸带生态修复模式,结合实施国家海洋“南红北柳”“蓝色海湾”重大工程,积极引进丹麦、挪威等北欧国家海岸带生态修复先进技术,在沿海地区实验种植盐松4亩,初步形成了海岸带生态修复的“潍坊模式”。在此基础上,积极探讨“柽柳+肉芨蓉”海洋生态修复模式,推动海岸带修复产业化。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累计争取上级无偿资金4.18亿元,其中14个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生态修复项目争取国家无偿资金2.85亿元,资金额占全省近40%,争取资金、修复面积均居全省前列。
叩问海洋:
我们的不足在哪儿?
纵向比较,近年来,潍坊在推进海洋强市建设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对比中央要求、对比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日益凸显的地位,对比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海洋强市的战略需要,潍坊在思想认识、工作机制、科技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然较为明显。
首先是经略海洋意识不强。部分县市区仍存在“重陆轻海”的思想,对海洋发展重视程度不够,缺乏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动海洋发展的视野思路、工作举措。
其次,海洋新兴产业规模较小,缺乏有影响力、支撑性的大项目,海洋化工产业占比较重,且产品附加值较低。
还有就是,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我市海洋科研机构和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缺乏“国字号”战略性科技平台,海洋技能人才缺口较大。
再是,工作机制不健全。内陆县市区海洋发展职能多设在农口部门,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不对口、职能较弱。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潍坊人充满智慧,各方面工作正在创新突破,加紧谋划。
“我们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海洋发展观,真正把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更大力度推进海洋发展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奋力开创海洋发展新局面。”市委海洋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信心满怀。
认识海洋,经略海洋。潍坊发展,未来可期!(记者贺德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