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胤飞化学学科基地班活动
12月30日,寒风凛冽,我们基地班的学员们满怀热情来到川沙中学参加活动。不虚此行,川沙中学的龚翠萍和朱佳琦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两堂风格迥异的化学课。
龚翠萍老师上的是高三复习课《清除和回避——从物质的检验说起》。上课前就预设场景,在教室门口放置了椅子作为障碍,同学们的不同举动就很好地诠释了“清除”和“回避”的区别。开场又以通过检验蛋白质含量进行真假燕窝的鉴定,强调物质检验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检验物质的方法有:气体法、显色法、沉淀法。整堂课从离子的检验、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气体的检验三个方面入手,列举了常见的物质在检验过程中如何化解干扰,带领学生深刻体会“能清则清,不清则避”的方法。最后通过习题:测定受潮的碳酸氢钠的样品的纯度时实验装置的完善,进一步提高学生排除实验中各种干扰的能力,也让学生对定性和定量有了更深的感受。
评课环节评课阶段,郑老师认为龚老师的课主题集中,课堂容量大,碎片化的知识归纳出了基本思路。干扰问题从有机、无机、离子等各个方面,细针密线,娓娓道来。教态很亲切,板书整齐细致。基地学员们也对龚老师的课赞赏有加:龚老师通过教室门前放置椅子,预设场景,让学生的举动来说明“清除”和“回避”的区别,设计非常巧妙和周到。语言非常精炼,总结非常到位,如在硫酸根离子检验时,把稀盐酸和氯化钡及其它们的作用称作“黄金搭档、百毒不侵”。零碎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有层次,主题明确,怎么除杂,怎么清除回避,魂很清晰。
朱佳琦老师在高一新疆班上课,内容为《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上课以飞天的图片和屈原的《天问》说起,对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又以液氢液氧燃烧送嫦娥5号上天,引出上课主题。朱老师在明确反应中的热效应有吸热和放热,放热用+Q,吸热用-Q表示后,组织学生讨论哪些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并演示了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通过让学生观察移走酒精灯后的实验现象,强调了不能单纯地以“加热”这个反应条件来判断吸热反应,并结合能量图提出了活化能的概念。最后引导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用热化学方程式来表达反应过程的热效应,并强调了热化学方程式和一般方程式的差异。
评课环节评课阶段,郑老师认为这堂课抓住了学生,和学生没有距离感;处处给学生讲道理,学生听起来不累,对学生的吸引力强。讲课有自己的特点,看似随意,但能抓住重难点并反复强调。
基地学员们一致认为朱老师讲课风趣幽默,能很好地与学生互动,有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引入设计有特色,引人入胜,也对学生渗透了德育教育。整堂课形散神不散,简单有效,教师课堂随机应变能力很强、也很自信。
想法和建议针对两位老师们的课,学员们也提出了一些想法和建议。
对于龚翠萍老师提出的“能清则清,不清则避”,有学员认为回避比清除应该更加容易一点,清除不行再回避,还是回避不行再清除,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检验丙烯醛中的碳碳双键?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而不能用溴水,建议最好把醛基和溴水反应的方程式书写出来,突出水在该反应中的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
朱佳琦老师的铁粉和硫粉反应的实验,移走酒精灯后反应物继续保持红热的实验现象不够明显,学生观察的时间太短。
END本文作者:陈慧卿
审核定稿:孙紫红
编辑美化:曹晶伟
点赞转发,玩转化学~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