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健康
年3月24日是第27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生命至上全民行动共享健康终结结核”。我国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第二位,呈患病率高、耐药率高、死亡率高、感染率高、结核病人负担重和低递降率等特点。下面从以下几方面了解一下结核病。
1.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菌可以侵犯除了头发、指甲和牙齿外的组织和器官,主要侵犯肺部,又称肺结核。肺结核是我国法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和死亡数占甲乙类传染病的第二位。
2.肺结核是怎样传播的?
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3、易感人群有哪些?
与肺结核病人共同居住的家人,同室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同事、学生和教师受感染的机会比较多,应该进行密接筛查。艾滋病毒感染者、免疫力低下者、糖尿病病人、尘肺病人、老年人等都是易感人群,应每年定期进行结核病检查。
4.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咳嗽、咳痰超过2周或痰中带血是肺结核的主要症状,有人还会伴有全身乏力、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胸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症状。
5.感染结核菌都会得结核病吗?
一般来说,被结核菌感染并不一定都发病,只有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才能发展成为肺结核病。感染结核菌的人群一生中发生结核病的概率大约为10%。
6.肺结核能治愈吗?
肺结核病人治疗时间为6个月以上,如果有良好的依从性、规范治疗且治满疗程,绝大多数肺结核病人是可以治愈的。肺结核病人如果不规范治疗,容易产生耐药肺结核。病人一旦耐药,治疗时间为18-24个月,会出现周期长、治愈率低、治疗费用高的现象,对社会危害大。
7.怎样防止结核菌的传播?
对病人来讲,预防传播最有效的办法是早发现、早治疗。及时进行规范的治疗的结核病人,一般在1-3个月的强化期治疗后,传染性就大幅度降低了;其次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肺结核病人注意咳嗽礼仪、不随地吐痰、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居家治疗时尽量与他人分室居住、保持居室通风、加强营养、提高人体抵抗力。
8.学校结核病发生有什么特点?
学生结核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因症就诊的人数相对较少,部分学生是通过体检发现的,好发年龄在12岁以上。由于学校人群集中,极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9.学校结核病危害有哪些?
学生发病后严重影响自身的身体健康、学习和生活。聚集性疫情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而且家长及媒体 如果有同学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应该赶快向班主任报告,跟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是肺结核的,应立即进行规范治疗。
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和授课教师都是肺结核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这些人员不管有没有出现肺结核的可疑症状,都要听从疾控中心和学校的安排,尽快和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联系进行密切接触筛查。11.得了结核病什么时候能复学呢?
由于肺结核病是一个慢性传染病,治疗时间长,除少数较严重的患者需住院治疗外,一般不会对生活、学习产生较大影响。对确诊的肺结核病人要实行休学,居家隔离治疗,规范用药,凭定点医疗机构开具的复学证明方可复学。
12.学校在做好肺结核防治工作中应该注意什么?
做好入学体检: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做好症状筛查:做好晨检、因病缺勤、病因追查及登记,及时发现患病学生。开展健康教育:多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可采用简短的课堂教学或利用课外活动等形式,开展学生结核病健康促进行动,提高师生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了解和参与。保持学校卫生:教室、宿舍勤开窗通风,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合理的饮食,另外还要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13.消毒方法有哪些?
学校发生结核病疫情后,主要针对患者到过的教室、宿舍、图书馆、餐厅、计算机房的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一是紫外线照射:直接照射法,紫外线灯的照射强度必须70μW/cm2,平均照射能量≥1.5W/m3,照射时间≥30分钟。二是化学消毒法:过氧乙酸、含氯或含溴消毒剂进行熏蒸、喷洒或湿式擦拭。三是光照消毒法,光照消毒法是利用日光的热、干燥和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常用于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宿舍物品的消毒。将物品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期间要定时翻动。注意紫外线消毒和化学消毒时,室内不能有人。
视频来源:结核那些事
版式:苗佳利 编辑:张晶晶 编审:李翠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