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http://m.39.net/pf/bdfyy/bdfal/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塑料
吃饭、喝水、购物、出行……
都会用到塑料制品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
随手扔掉的塑料制品
会回到你的血液里?
据英国《卫报》3月24日报道
科学家们分析了
来自22名匿名捐献者的血液样本
发现近80%的受试人群血液
已受到微塑料污染
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在
人体血液中发现微塑料颗粒
01
人类血液中首次发现微塑料
3月24日,发表在环境科学领域权威期刊《环境国际》(EnvironmentInternational)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人类血液中发现了微塑料。这也意味着,微塑料或已遍布人体的各个器官,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
研究论文截图
研究人员招募了22名健康志愿者,通过静脉穿刺获得全血样本。排除血液样本受到污染的可能性后,在17人的血液中检测到了可量化的微塑料,平均每毫升血液中有1.6微克。
其中最常见的塑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其中,PET、PS和PE分别占50%、36%和23%。
PET通常用于矿泉水瓶、饮料瓶和各种家用电器的外观等;
PS广泛用于食品包装材料;
PE常用于包装薄膜和塑料袋,如塑料袋、保鲜袋、保鲜膜;
PP广泛用于外卖餐盒、保鲜盒、一部分奶瓶;
PMMA多用于电子设备和照明设备的外观。
塑料颗粒(网络配图)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生态毒理学家迪克·维塔克表示:“我们首次发现人类血液中有微塑料颗粒,这是一个突破性的结果。但我们必须扩大研究范围,增加、评估聚合物的数量等,一些小组的进一步研究已经在进行中。”
02
人体内的微塑料从哪来?
年,英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通常认为是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纤维、颗粒或薄膜,有些可达微米乃至纳米级。
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是指在制造出来时,就是体积很小的塑料片或者颗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塑胶颗粒。
(网络配图)
而次生微塑料是指外界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风力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解而成的塑料碎片。
(网络配图)
人类摄入微塑料的最大来源是饮用水,如瓶装水、自来水、地表和地下水中都含有微塑料。在食物中,甲壳类海鲜、啤酒和盐的微塑料颗粒含量最高。
此外,日常呼吸也会吸入微塑料,空气中的微塑料大部分来自微纤维,一些以化纤为原料的衣物、地毯等制品会释放出微纤维,进而形成微塑料。从呼吸途径摄入的微塑料,其摄入量与饮食相当。
塑料进入海洋后的演变过程(网络配图)
年6月,加拿大科学家以鱼、贝壳、糖、盐、酒、自来水、瓶装水及空气为对象,汇总了26个研究结果。结果发现,人每年至少吃进去7.4万颗塑料微粒。如果爱吃海鲜、每天都喝瓶装水,那么每年摄入的塑料微粒约为12.1万颗。
03
微塑料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在海洋里,多达种水生物种的体内发现了微塑料。研究表明,它们和塑料的遭遇结果往往是致命的。微塑料能进入动物血液、淋巴系统甚至肝脏,造成肠道甚至生殖系统的损害。
(网络配图)
但微塑料是否对人类造成健康威胁、到底造成什么程度的威胁目前尚不明确。目前对于微塑料本身毒性和影响的研究尚且不足,人体摄入的微塑料和纳米级塑料颗粒90%以上不会被人体吸收,会通过粪便排出。
但仍会有少量微塑料存留在体内,长期积蓄可能造成危害。肠道内的微塑料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免疫反应,或者帮助有毒化学物和病原体的传播。尽管微塑料对于人类的影响还没有定论,但存在潜在危险,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微塑料颗粒。来源:《卫报》
04
减少微塑料,刻不容缓!
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中提出:到年底,禁止销售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禁止、限制使用宾馆、酒店一次性塑料用品;到年底,全国范围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塑料胶带、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等。
作为个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1.少用塑料袋,多用布袋;
2.少喝奶茶,少点外卖;
3.少用吸管;
4.塑料制品别乱扔;
5.选择可降解塑料。
保护环境,
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来源:大众科普,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糖衣化学期待您的赞赏!(识别下方赞赏码就可以啦??????)
糖衣化学系列之元素化合物篇
连载
1一奶同胞,和而不同——同素异形体
连载
2我是一种叫做纯碱的盐!
连载
3庄稼一枝花,全靠我当家!
连载
4最早的炼丹原料和最纯的燃素
连载
5元素中不安分的三兄弟(上)——氯气
连载
5元素中不安分的三兄弟(下)——溴、碘
连载
6钠虽朴素,但绝不平凡!
连载
7只要我乐意,随处都是用武之地!
连载
8曾鲜见于王侯贵族,现屡现与寻常百姓
关于六选三
老师,六选三我适合选化学吗?
专题知识微课
原创微课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基础篇
原创微课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提高篇
原创微课
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思维提升篇
高考的新贵——催化剂与活化能专题突破
课本中出现的概念性知识汇总—鲁科版(复习、回归课本的优质资料)
课本中出现的概念性知识汇总—鲁科—必修1
课本中出现的概念性知识汇总—鲁科—必修2
课本中出现的概念性知识汇总—鲁科—化学反应原理
课本中出现的概念性知识汇总—鲁科—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本中出现的概念性知识汇总—鲁科—有机化学基础
本文转载自█网络█,只为传递更多化学知识,如侵犯你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删除。
来个“分享、点赞、在看”??体验一下新功能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